01
屋面篇
1.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4.4.4条规定,当严寒及寒冷地区屋面结构冷凝界面内侧实际具有的蒸汽渗透阻小于所需值,或其他地区室内湿气有可能透过屋面结构层进入保温层时,应设置隔汽层。隔汽层应设置在结构层上、保温层下。
2. GB50693-2011《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3.2.8条规定,保温隔热层铺设在装配式屋面板上时,宜设置隔汽层。对于金属板屋面,9.2.10条补充规定,当室内湿度较大或采用纤维状保温材料时,保温隔热层下面应设置隔汽层,防水等级为一级时,保温隔热层上面还应设置防水透汽垫层。09J202-1《坡屋面建筑构造图集》给出了详细做法。
3. 15J207《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建筑构造》4.1条规定,单层防水卷材屋面系统构造由下向上依次为:承重层、隔汽层、保温隔热层、覆盖层、防水层、附加层,其中隔汽层必须设置,采用空铺或机械固定方式。
02
钢结构篇
1. 05J910《钢结构住宅》4.2条对建筑构造一般要求规定如下,住宅外墙骨架中均应填入小厚度的柔性保温棉毡,外侧宜设置防水透气层,其骨架内侧应设置隔汽层。防水透气层及隔汽层的敷设需连续,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2. CECS261-2009《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4.2条规定,外墙和屋顶保温隔热材料可能受潮时,宜采用防水透气膜或覆铝的防水透气膜外包,使保温隔热材料保持干燥;对于严寒地区围护结构保温层内侧还需设置隔汽层,隔汽层宜选用膜材料。
3. 《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01J925-1、06J925-2及08J925-3对防水隔汽层和防水透汽层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隔汽层:独立设置的隔汽层有聚酯膜、聚烯烃涂层纺粘聚乙烯膜等;
铺设位置:宜设置于保温层室内一侧;
铺设作用:防止水蒸气进入保温层,避免当保温材料含水率增加后热阻下降及结露现象。
防水透汽层:
屋面用防水透汽材料:纺粘聚乙烯和聚丙烯膜;
墙面用防水透汽材料:高密度纺粘聚乙烯膜、镀金属纺粘聚乙烯膜;
铺设位置:屋面和外墙保温层外侧;
铺设作用:具有防风、防水透汽功能,将外界水喝空气气流阻挡在建筑外部,阻止冷风渗透,同时能将室外及墙体中的潮气排到室外。
03
公共建筑篇
1. 06J908-1《公共建筑节能构造,严寒和寒冷地区》规定,隔汽膜应在围护结构上先用射钉固定,防水透汽膜设置在保温层外侧,棉膜一次固定。
2.06J908-2《公共建筑节能构造,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规定,幕墙中保温隔热材料采用岩棉、玻璃棉类制品时,外表宜设置防水透汽薄膜,内表面宜设置隔汽膜。
04
其他结构
1. GB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规定,当围护结构两侧设计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在温度较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冷却间或冷冻间隔墙的隔热层两侧均应做隔汽层。
2. 07SJ924《木结构住宅》4.3条规定,防水透汽膜用作外墙饰面下的防潮层,是一种具有防水透汽性能的油纸或薄膜,它可以使墙体内部积聚的水蒸气散失出去,以保持外墙龙骨及保温层处于干燥状态。此外,还应设置隔汽层,需具有既不透水也不透汽的特性。